这句话常被用来描述一种平淡而又有规律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对于某些人来说,良好的睡眠是一种奢望。
当前我国睡眠失调人口超3亿,其中,超3/4的人晚上11点以后才睡觉,近1/3的人熬到凌晨1点以后才睡觉。

到底什么会影响我们的睡眠?
夜里不想睡觉,早上不想起。
熬夜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也许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
近来,由于睡眠质量差,90后朱敏一直在吃药调理,每天晚上我都很难入睡,睡眠不稳定是常态,还经常做噩梦。
结果就是第二天的情况变得不稳定了。她推测,睡眠质量差与自己经常熬夜的习惯有关,就像昨天,放下手机后才发现是凌晨一点。
这一现象在假期尤其明显,朱敏常常陷入夜不想睡,早上不想起的循环,反正第二天也不用起,总觉得有很多时间可以浪费。
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心理上的,觉得不睡觉的话,那时间就是我的了。夜晚静悄悄的,微信群里的消息提示音也不响了,她的心情会很轻松。
虽然知道熬夜或睡眠不足是有害的,但她很难控制自己,我也想早一点睡觉,但是晚上特别清醒,用尽办法也睡不着。我认为失眠比秃顶更让人烦恼。
"舍不得结束今天"
和朱敏相比,宝妈刘芳的睡眠质量稍好,但也不时出现睡眠问题。
「遇上烦心事,往往会失眠,特别严重的时候可以一直睡到第二天清晨」,家庭琐事,工作压力等等,都曾成为她无法入睡的原因。
有的时候,是她自发选择夜不归宿,白天没有自己的时间,平时要工作,下班回家还要烧饭刷锅带娃,真的太累了,没时间休息。
直到娃睡了,所有的家务活都做完了,刘芳才觉得有一段时间可以独处,那时候常常是晚上九点以后,追剧、看新闻,总舍不得结束这一天。
年龄在增长,缺乏睡眠的身体也会反抗。一个晚上熬夜之后,第二天上班时总是很困,坐着就睡着了。她试图调节睡眠,但目前效果并不明显,熬夜的时间减少了,但是由于情绪的原因,还是会失眠。
睡眠经济火热
晚睡的原因似乎千千万万。曾经有人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写文章的人,夜晚不受干扰,思维会更加活跃;网络流行之后,随心所欲,追剧、看直播想打发时间,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它常常会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在发现睡眠受困之后,许多人开始寻找改善睡眠的方法,甚至使用了催眠、助眠喷雾等,由此逐渐催生出睡眠经济。
我国睡眠医学市场分析和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改善睡眠产业市场规模约为2797亿元,其中128亿元为睡眠保健品,134亿元为睡眠药物,2500亿元为睡眠器械用品,35亿元为睡眠服务。
因为社会竞争,工作压力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睡眠障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才能睡得好?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呢?
失眠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降低工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导致衰老,肥胖,记忆力下降等等。如果经常熬夜,对身体肯定是有危害的,会导致脱发,新陈代谢紊乱而且生物钟紊乱会使人体自身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努力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建立科学的睡眠认知;晚餐清淡,保持良好的心态。另一种是彭志平建议,也可以在睡前听轻柔的音乐,让心情平静下来;另外,使用舒适的寝具,保证良好的睡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