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我们的胸膜腔约有20个ml左右液体,以确保肺在呼吸运动中,减少摩擦,发挥润滑作用;但在肿瘤或炎症状态下,体内的液体量会增加,然后形成胸部积液。晚期癌症患者的恶性胸部积液通常是由原发于胸膜或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胸膜引起的。
肺和胸壁不完全粘在一起。中间有两层膜,即脏胸膜和壁胸膜。这两层膜围成一个封闭的腔隙,称为胸膜腔。胸膜腔内无气体,有少量液体,呼吸时起润滑作用。对于有肺癌病史的人,单侧胸膜腔内有大量积液或两侧不等量积液,一般为肺癌胸膜转移引起的渗出液。形成胸水的机制有五个:1。肺癌细胞通过淋巴道转移,导致淋巴回流受阻;2.肿瘤细胞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促进胸膜毛细血管渗透性的增加,导致血管中的成分不断渗入胸膜腔。原发性肺癌或肺转移性肿瘤引起阻塞性肺炎,产生类似肺炎旁胸腔积液。3.肿瘤细胞内的蛋白质进入胸腔,增加胸膜内的胶体渗透压,产生胸腔积液。4.恶性肿瘤消耗引起低蛋白血症,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导致胸腔积液。5.胸膜转移肿瘤
临床上,恶性胸腔积液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疲劳、呼吸困难等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发体重减轻、疲劳等症状,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其他正常器官的功能。

恶性胸水的颜色可以是黄色或红色。红色临床上称为血性胸水,因为胸膜上的肿瘤在快速生长时破裂出血,并与胸水混合。也可能是肿瘤破坏胸膜毛细血管,使红细胞泄漏,红细胞与胸水混合形成血性胸水。一些肺癌患者的初始排水是红色胸水,而另一些患者的初始排水是黄色胸水,逐渐变成红色胸水。红色胸水通常代表胸膜肿瘤转移广泛、生长快、预后差。这种胸水会在排水后反复产生。长期以来,胸水容易形成纤维分离,后期包裹积液难以排出,使肺组织难以复张。
传统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包括全身化疗、中药治疗等。同时,胸部穿刺放液术是一种适合部分患者的治疗方法,如恶性肿瘤晚期、终末期、一般情况不良、积液形成缓慢或有化疗反应性积液的患者。一般来说,只有在检查中发现患者有中等到大量胸部水分时,才会考虑穿刺提取胸部水分。其目的是减少患者的压迫症状。不要贪图暂时的舒适,一次排出过多的胸部水分,以避免其他不良反应,如复张性肺水肿。同时,也可以在胸部给药。常用药物包括化疗药物、生物免疫制剂、纤维蛋白溶解剂和胸膜硬化剂。
一旦癌症患者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就意味着癌症已经到了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可能性。而且这类患者往往身体状况不佳,无法忍受放化疗,此时中医药发挥了优势。在充分保证患者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中医可以通过辨证治疗消退胸水,限制肿瘤不再进展。恶性胸水的产生只是疾病发展到特定阶段的结果。治疗仍需治疗原发性癌症,并结合利下逐水药物对症治疗。若病情较急,可先用西医胸腔引流等方法缓解症状,再结合中医治疗,这样也能缓解西医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改善预后。中医治疗胸腔积液具有毒副作用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等特点,尤其是老弱患者,尤其是不能化疗的患者。中医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目的是缓解胸腔积液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防止胸腔积液再积聚,使患者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