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是目前特别流行的一种疾病,相信朋友们都知道,抑郁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一旦患上抑郁,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而且精神恍惚,如果长期陷入抑郁,还会有自杀的念头,所以我们要做好抑郁的预防工作。

抑郁的预防措施
消除病耻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全球抑郁症的年发病率约为4-8%。从疾病负担来看,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根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有9000万抑郁症患者,并逐年增加,严重危及公众身心健康。
尽管抑郁症、焦虑症很多人都会有,但是如果持续时间长,对社会、工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达到诊断疾病的标准,就是疾病,需要及时就医。伴随着社会压力的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每一个行业都有心理亚健康的人,每一个群体都有生病的可能。但是大部分人对抑郁症的认识不足,不知道自己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也不愿承认自己患有这种疾病,认为这是一种耻辱,因此大多采取心理抵触和回避的态度,导致我国抑郁症就医率低于10%。而且由于没有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给许多患者的健康、生活、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与高发病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预防复发是规范治疗的关键。
当前,抑郁焦虑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使用抗抑郁药物。调查显示,未服用抗抑郁剂会增加病人的自杀风险。自杀率从1985年到1999年下降了13.5%,这也被证实与抗抑郁剂处方增加有关系。
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不到3%的人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病人没有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规范用药。其主要原因是病人对药物治疗抑郁焦虑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忌讳药物治疗,担心药物成瘾,戒断反应等副作用,或认为抑郁焦虑很难完全调理,即使症状减轻,也总觉得无法恢复到病前状态。
事实并非如此,就抑郁焦虑给身心带来的痛苦以及对工作、生活造成的损失而言,它远大于药物的副作用。此外,还要求在选择药物时,应严格按照指南规范使用抗抑郁剂,选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停药方便的药物,如舍曲林、文拉法辛等指南推荐一线用药,既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又能将副作用降到比较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可获得更多完全缓解的机会。临床经验也表明,80%的病人通过规范治疗可实现临床调理。
抑郁的危害
一是情绪的负面演变。
严重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变化是比较重要的症状。一开始可能表现为各种情感体验能力的下降,无精打采,对一切都不感兴趣。患者觉得‘过失’和眼前的不如意涌上心头,回不去。展望未来渺茫暗淡,快乐完全消失,逐渐产生厌世的念头。
二是思维反应迟钝,行动能力逐渐丧失;
严重者的抑郁表现之一,是病人逐渐呈现出语速慢、语音低、语量少、反应迟钝的思维特征,常常病人的一言一动都要克服严重的阻力。严重者可呈木僵状态。激越型抑郁症患者,言语动作明显增多,焦虑恐惧,兴奋自伤,危险极大。与此同时,严重抑郁症患者的动作,特别是手势动作会明显减少,动作缓慢。少数抑郁症患者,可以沉默,卧床不动,称为抑郁症木僵。
三是各种身体问题缠身。
严重者面容憔悴苍老,目光迟钝,胃纳差,体质下降,汗液和唾液分泌减少,便秘,性欲下降。女性患者经常闭经。早醒是睡眠障碍中比较突出的一种,也是抑郁的一种特征性症状。患者通常比以前早醒2-3小时,醒来后无法再入睡,充满悲观情绪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这种症状在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强烈的自杀冲动。
自杀的企图和行为是严重抑郁症患者比较危险的症状。可以出现在症状严重的时候,也可以出现在早期或者好转的时候。患者往往提前做好计划,隐瞒行动,避免医护人员的注意,所以自杀往往成功。